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質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工學院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授課教師
畢恆達 
課號
BP7062 
課程識別碼
544 M353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工綜313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1BP7062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質性研究」只是一個階段性/總括的命名,早在統計/電腦當道之前,社會科學(包括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使用的方法以質性為主。然而七0、八0年左右,為了對抗實證主義與統計在社會科學中的宰制地位,因此重新提出「質性研究」以對抗主流的量化研究。雖說質性研究通常以田野研究、文本分析等作為方法,目的在於探索人是如何理解世界、建構意義。但是量化研究也經常為了研究意義(測量意義)。再者,研究者可能對質性資料(文字、圖像)進行量的分析(如計算某類新聞在報紙所佔版面的面積與比例),也可能對量化資料(數字)進行質的分析(文本解讀詮釋)。其他,像是質性與量化究竟是知識論的差異,還是技術的不同,仍有爭議。而方法本身並無優先性,它取決於研究發問,只是在實際運作上,仍然有可能反映了研究者本身的訓練以及世界觀。
要做好研究,首先要懂邏輯思考(《思考的藝術》、《學會思考,你贏定了!》、《是邏輯,還是鬼扯?》、《蘋果橘子思考術》),研究基本上就是使用證據經過推理來證明你的宣稱(《研究的藝術》、《這才是做研究的王道》);平常多閱讀文學/電影,可以激發想像力、探索生命的本質、學習寫作的技法;再來就是要面對研究者自己以及研究倫理。
 

課程目標
這門課程旨在透過閱讀與實地操作過程以瞭解質性研究方法的長處及限制。每位修課的學生都必須演練完整的研究過程,從文獻回顧、研究提問、撰寫計畫書,到練習不同的研究方法、資料分析與寫作。視修課人數加以分組進行研究。 
課程要求
1 準時上課、參與討論
2 小組在課堂上報告文獻
3 依你的研究興趣,搜尋閱讀(1)書評(book review);(2)年度/領域評論(annual review);(3)期刊或學位論文的文獻回顧。各找一篇你認為寫得很好的,然後寫心得報告,說明你對這三篇文獻回顧的評價。
4 組成小組:選擇一個主題,進行一個雖小型,但有完整過程的經驗研究,最後繳交期末報告。整個小組交一份研究報告,但是每個人個別要寫自己在研究中的參與過程,以及對此門課程的感想與建議。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 
參考書目
第 01 週 09/16 課程簡介(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第 02 週 09/23 王志弘:我的學術歷程(我出國開會)
每個學期我都希望能夠邀請一位所上教師來談她/他的學術歷程,包括求學經過、如何尋找研究主題、如何能有創新/有意義的研究發問、用什麼方法來回答問題,以及研究歷程背後的幕後告白。經教師同意後,可以將演講摘要文字,放在所上的網頁。
葉啟政(2013)《ㄔ亍躓頓七十年:恰似末代武士的一生》。台北:遠流。
Berger, P. L.(2013)《柏格歐吉桑的社會學奇幻旅程》。新北:群學。
謝國雄(1997)〈田野的洗禮,學術的勞動〉。《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頁301-347)。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柯志明(2014)〈專訪柯志明教授〉。《明清研究通訊》,44。2014.08.22取自http://mingqing.sinica.edu.tw/Academic_Detail/306
夏林清(2012)《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第 03 週 09/30 尋找研究題目與研究設計(蘋果橘子經濟學/思考術)
修課還算容易,研究生最傷腦筋的就是找學位論文題目。雖然任何題目都值得研究,就看你怎麼研究?不過這好像說了等於沒有說。選擇研究題目,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研究的意義(包括對學術、社會與自己的意義)、你的熱情(選一個能夠持續投入、讓自己興奮感動的題目)、想要造成甚麼改變、研究倫理、研究資源等。這其中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想像力,以及可以回答問題的研究設計的能力。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頁5-26)
Gatrell, A. C. (2005). Choosing a topic. In R. Flowerdew & D. Martin (Eds.), Methods in human geography: A guide for students doing a research project (2nd ed.) (pp. 38-47). Essex, England: Longman.
Valentine, G. (2001). At the drawing board: Developing a research design. In M. Limb & C. Dwyer (Eds.),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geographers: Issues and debates (pp. 41-54). London: Arnold.
Alford, R. R. (1998). Designing a research project. In 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 (pp. 21-3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xwell, J. A. (2004). A model for a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2nd ed.) (pp. xx-xx). Thousand Oaks, CA: Sage.
Bailey, C. A. (1996). In the beginning: Starting a field research project. In A guide to field research (pp. 25-47).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Levitt, S. D. & Dubner, S. J.(2010)《蘋果橘子經濟學》(第二版)。台北:大塊文化。
Levitt, S. D. & Dubner, S. J.(2014)《蘋果橘子思考術》。台北:大塊文化。

第 04 週 10/07 文獻回顧/寫作格式。(劉應琳:圖書館資料庫使用)
沒有任何一個研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研究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無論研究是出自個人生命經驗、社會事件或是既有理論,經由文獻回顧的過程,可以讓研究逐漸聚焦。文獻回顧不是家具型錄,除了描述,還要分析、整合、批判文獻,然後將文獻導向你的研究發問。本次課程也會說明如何找資料,以及整理書目資料。書目格式說起來簡單,可是即使是學術期刊的投稿格式指引,都經常出錯。甚至就是談論文寫作的書籍,也難免有錯。雖然寫作格式有很多種,但希望同學不只是死記,而是能夠理解背後的意義。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頁61-88)
Language Center, 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 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Webster, J. & Watson, R. (2002). Analyzing the past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 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MIS Quarterly, 26(2), xiii-xxiii.
Library, University of Guelph (2004). 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Retrieved 2010.3.15 from http://www.lib.uoguelph.ca/assistance/writing_services/components/documents/lit_review.pdf
Galvan, G. L. (2012). Writing literature reviews: A guide for students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rd ed.). Glendale, CA: Pyrczak.
Jesson, J. K., Matheson, L., & Lacey, F. M. (2011). Doing your literature review: Traditional and systematic techniques. Los Angeles: Sage.

第 05 週 10/14 質性研究 vs. 量化研究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各有所長,但是很難截然區分。雖說質性研究注重詮釋/意義(vs.因果)、歸納(vs. 演繹)、研究者(vs操作方法)、研究過程,但是總有許多反例。方法決定於發問,但是也受到個人經驗、學術政治的影響。
Rabinowitz, V. C., & Weseen, S. (1997). Elu(ci)d(at)ing epistemological impasses: Re-viewing the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debates in psycholog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3(4), 605-630.
黃紀(2012)〈質量並用法〉。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423-447)。台北:東華書局。

第 06 週 10/21 深入訪談
標準化訪談預設了刺激─反應模型,認為研究者要給受訪者相同的刺激,才能比較其反應的差異。詮釋學取向的訪談則認為訪談是訪員與受訪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頁101-132)
Seidman, I. (2012). Technique isn’t everything, but it is a lot. In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4th ed., pp. 81-96).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舊版有中譯:訪談研究法。台北:五南。)
Hermanowicz, J. C. (2002). The great interview: 25 strategies for studying people in bed. Qualitative Sociology, 25(4), 479-499.
Josselson, R. (2013). Interviewing for qualitative inquiry: A relational approach.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Warren, C. A. B. (2002).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In J. F. Gubrium & J. A. Holstein (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pp. 83-101).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shler, E. G. (1986). Standard practice. In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pp. 9-3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vale, S.(2007/2010)《訪談研究法》。永和:韋伯文化。

第 07 週 10/28 無干擾研究法
多數的研究方法,如問卷、訪談、實驗,研究對象都知道自己處於一個研究的情境當中,會對此情境進行詮釋,而有特定的行為表現。無干擾研究法(unobtrusive measures, non-reactive method),如歷史檔案分析、空間觀察等,強調的是研究對象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沒有因研究而刻意改變。本節專注在環境空間的觀察。
Webb, E. J., Campbell, D. T., Schwartz, R. D., & Sechrest, L. (2000). Physical traces: Erosion and accretion. In Unobtrusive measures (rev. ed.). (pp. 35-52). Thousand Oaks, CA: Sage.
Zeisel, J. (2006). Inquiry by design: Environment/ Behavior/ Neuroscience in architecture, interiors, landscape, and planning (rev. ed.). New York: Norton.(第8章 Observing Physical Traces,頁159-190;第9章 Observing Environmental Behavior,頁191-226)
Emmison, M., Smith, P., & Mayall, M. (2012). Living forms of visual data. In Researching the visual (2nd ed.) (pp. 183-215). Los Angeles: Sage.
Lee, R. M. (2000). Found data. In Unobtrusive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pp. 17-32).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詹宏志(1989)《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經濟與生活。

第 08 週 11/04 研究者與研究
質性研究強調研究者自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工具。研究者的先前理解影響其觀察事物的角度,研究者與研究對象有特定的社會權力關係,必須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互動、理解、反省。
Ackers, H. L. (1993). Racism, sex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In D. Hobbs & T. May (Eds.), Interpreting the field: Account of ethnography (pp. 209-239). Oxford: Clarendon Press.
蔡培元(2008)《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 09 週 11/11 林文淇:電影文本分析
城鄉所研究生的論文經常會使用電影文本,例如《蘋果的滋味》之於康樂里,《殺人計畫》之於寶藏巖;《愛情萬歲》、《一一》、《臺北星期天》之於臺北市。除了電影的劇情/故事之外,如何理解電影語言,分析電影文本?
林文淇(2010)〈看電影的一百種方法I、II〉。《我和電影一國:林文淇電影評論集》(頁5-41)。台北市:書林。
林文淇(1995)〈台灣電影中的台北呈現〉。《尋找電影中的台北》(一九九五金馬獎國片專題特刊)(頁78-89)。臺北: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林文淇(1998)〈九0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中外文學》,27(5),99-119。
林文淇(2006)〈世紀末台灣電影中的台北〉。廖咸浩、林秋芳(編)《2004台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3-126)。台北市:台北市文化局。
林文淇(2012)〈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藝術學研究》,11,1-50。
《有話好好說》(張藝謀)目前YouTube有線上放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ysa48ZHI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2uW6XjOxs
《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

第 10 週 11/18 研究倫理/偏見
除了盡量避免對於研究對象與田野造成傷害之外,研究都耗費資源,如何做一個好研究也是倫理問題。研究者是否可以說謊?研究是否更鞏固了既有的權力關係?研究者是否該介入田野?研究倫理審查制度又對學術研究造成何種影響?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頁169-178)
Kimmel, A. J. (2007). Ethical issues in the conduct of field research. In Ethical issu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Basic and applied perspectives (2nd. ed., pp. 110-146). Oxford, UK: Blackwell.
Burke, M. A., & Eichler, M. (2006). The BIAS FREE Framework. In The BIAS FREE Framework: A practical tool for identifying and eliminating social biases in health research (pp. 5-24). Retrieved Feb. 18, 2008, from http://www.globalforumhealth.org/Site/002__What%20we%20do/005__Publications/010__BIAS%20FREE.php
Sieber, J. E., & Tolich, M. B. (2013). Planning ethically responsible research. Los Angeles: Sage.
劉靜怡(2008)〈「以人為對象」的研究和研究倫理委員會:以美國法制下之「言論出版自由」與「思想研究自由」為論述核心〉。《中研院法學期刊》,3,201-274。
陳美華(2008)〈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個關於性工作研究中的性、性別與知識生產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1,1-39。
Galliher, John F., Brekhus, Wayne H., & Keys, David P. (2004). Laud Humphreys: Prophet of homosexuality and sociology.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Eichler, M. (1989). Nonsexist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Allen & Unwin.
Miller, T., Birch, M., Mauthner, M., & Jessop, J. (Eds.). (2012). Eth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Los Angeles: Sage.

第 11 週 11/25 扎根理論
Glaser與Strauss(1967; Strauss & Corbin, 1990)在六0年代發現社會科學的學生在學校裡學習如何掌握大理論,並且嘗試在小的研究領域裡加以測試,但是卻極少質疑整個理論,例如理論的位置及產生的過程。所謂的大理論家扮演「理論資本家」的角色,而其他研究者只不過是「普羅測試者」。理論家訓練年輕的社會學家如何測試大理論,卻不訓練他們如何模仿以建構新的理論。因此社會科學研究者除了博士論文之外就很少真正創建新理論,將大半生的經歷都花在測試別人的理論。因此我們需要一套從資料建立理論的方法,亦即一個和驗證理論一樣嚴謹的方法來建構理論。
Charmaz, K. (2008). Grounded theory. In J. A. Smith (Ed.), Qualitative psycholo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pp. 80-110). Los Angeles: Sage.
林本炫(2003)〈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71-200)。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Suddaby, R. (2006). What grounded theory is no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9(4), 633-642.
Charmaz, K.(2009)《建構扎根理論》。臺北:五南。
Birks, M., & Mills, J. (2011).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ousand Oaks, CA: Sage.
Urquhart, C. (2013). Grounded theory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Los Angeles: Sage.
Gibson, B. & Hartman, J. (2014). Rediscovering grounded theory. Los Angeles: Sage.

第 12 週 12/02 朱宥勳:文學文本分析
朱宥勳(2014)《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臺北:寶瓶。
伊格言(2014)《幻事錄》。臺北:木馬文化。
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
黃文成(2013)《空間與書寫:臺灣當代散文地方感的凝視與詮釋》。臺中:晨星。
陳姿瑾(2012)〈自己的房間:當代臺灣女性小說中公寓/家的辯證〉。梅家玲(編)《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頁183-228)。臺北:麥田。
Eagleton, T.(2014)《如何閱讀文學》。臺北:商周。

第 13 週 12/09 建制民族誌
建制民族誌既是理論也是研究取徑/方法,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站在一起,拿著手電筒,照亮其身邊的社會關係。從日常生活的斷裂經驗出發,探索意識形態如何透過文本/工作流程,影響了不同地點的日常生活實踐。
王增勇(2012)〈建制民族誌:為弱勢者發聲的研究取徑〉。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313-343)。台北:東華書局。
Campbell, M. & Gregor, F.(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臺北:群學。

第 14 週 12/16 鄭陸霖(我的學術歷程)

第 15 週 12/23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並無固定的步驟或方法,大抵牽涉詮釋的循環,在資料(句子、段落、整篇逐字稿、不同受訪者逐字稿,其他文本)、研究者先前理解、理論之間來回互動以獲致一較整體/一致/親密/創新的理解。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頁133-168)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Processing naturalistically obtained data. In Naturalistic inquiry (pp. 332-356). Beverly Hills, CA: Sage.
Wolcott, H. F. (1994).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data: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第二章
Booth, W. C., Colomb, G. G., & Williams, J. M.(2003/2009)《研究的藝術》。台北:巨流。(第三部分:提出宣稱並加以支持。頁117-202。)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In Naturalistic inquiry (pp. 289-331). Beverly Hills, CA: Sage.
藍佩嘉(2005)〈一個質性研究的誕生:以家務移工的研究為例〉。《婦研縱橫》,76,22-30。

第 16 週 12/30 論文寫作
不要等到成竹在胸,才開始寫;寫的過程本身,就是在理解/分析。唯有寫出來,才知道自己真正懂得多少。寫作牽涉,如何營造一個持續的寫作的環境與習慣、寫給誰看、要說一個怎樣的故事。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頁179-212)
Bem, D. J. (2005). Writing the empirical journal article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2010.03.08 from http://dbem.ws/WritingArticle.pdf.
Van Maanen, J. (1988). Impressionist tales. In Tales of the field: On writing ethnography (pp. 101-124).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olcott, H. F.(2011)《質性研究寫作》。臺北:五南。
Caulley, D. N. (2008). Make qualitative research reports less boring: The techniques of writing creative nonfiction. Qualitative Inquiry, 14(3), 424-449.
Currey, M.(2014)《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臺北:聯經。
思果(2003)《翻譯研究》。臺北:大地。
余光中(2006)《中和西》。香港:商務印書館。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6  課程簡介(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第2週
9/23  王志弘:我的學術歷程 
第3週
9/30  尋找研究題目與研究設計(蘋果橘子經濟學/思考術) 
第4週
10/07  文獻回顧/寫作格式(劉應琳:圖書館資料庫使用) 
第5週
10/14  質性研究 vs. 量化研究(魔球) 
第6週
10/21  深入訪談(地下鐵事件) 
第7週
10/28  無干擾研究法(藝術教育:以塗鴉對抗填鴨) 
第8週
11/04  研究者與研究(碩士論文: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 
第9週
11/11  林文淇:電影文本分析 
第10週
11/18  鄭陸霖:我的學術歷程 
第11週
11/25  研究倫理/偏見(媒體識讀:別輕易相信) 
第12週
12/02  朱宥勳:文學文本分析 
第13週
12/09  扎根理論(推理小說:梵谷的遺言) 
第14週
12/16  建制民族誌(法律:法官說了算) 
第15週
12/23  資料分析(社會學:街角社會) 
第16週
12/30  論文寫作(語言文學:中和西) 
第17週
1/06  期末口頭報告 
第18週
1/13  期末口頭報告